教师之爱生,必为之计之深远;教师之榜样,必示其典范之品格。然而,当时代的潮流席卷而来,“好为人师”、“师命难违”的爱可能成为了学生的负担与桎梏,“贴标签式”的榜样不再是引人前进的灯塔,而是人们竞相争夺的虚衔。在时光洪流中,教师的榜样该当如何,教师的榜样何以不倒——唯有击碎心中的沉重石像,用热忱的爱心去柔和,用坚定的初心以对抗,一如初升的朝阳一般,温暖和煦,充满希望,日复一日。
在我身边,就有那么一位温柔且坚定的教育工作者,她以全力育心,她凭全心育人。我与她的相识,也是从“心”开始。她就是学校的心理专职教师——许依婕老师。
心理教师给人的感觉,本就如一缕春风拂面,在细微处触动人的情感,给予你前进的力量。“你的心境与心态,真的很适合当老师。”这是让我记住她的第一句话。那时的我刚入职不久,疑惑与迷茫不断产生;那时的我们虽并不熟识,但她的这句话,却让我重新审视自己——使我重新重视自己这份“初生牛犊不怕虎”的勇气所在。那时的我也一直用这句话鼓励自己,相信她或许看到了我看不见的地方;那时的她可能也没想到简单的一句话会对他人产生如此大的影响,但我相信,她也是这么影响学校里的孩子们的——在我的视角中,期望放松、聊天的孩子们总会选择在中午走向心理室,找许老师谈谈心,在他们的脸上不是对“解决问题”的恐惧与不安,而是对“谈心”的向往与期待。
然而,春风拂过不久后,可能就会被人忘却。但许老师还能带你领略春风里的坚韧与繁茂,让你看到一位真实、生动、多面的教师,如暖阳一般,持续地发光发热。
许老师的“光”,从心出发,为中山师生的前行点亮了方向。今年疫情期间,打开学校的微信公众号,每隔一段时间必定能看到一篇许老师精心撰稿、有关居家学习或心理调适的“栏目文章”,她在虚拟人物“钟钟”、“杉杉”的对话中说出学生们存在的困惑和共性问题,为长期在家的孩子们提供了突破难题的工具与方法。久而久之,这个版块也变成了我的“必追”栏目,从中受益良多。我想,当孩子们看到这些“好上手”、“有引导”的工具,也会忍不住想试一试,也必将有所收获。
不仅如此,许依婕老师还在疫情期间深入到五至九年级,每天中午与学生们共度15分钟的“温暖一刻”。在这15分钟中,许老师以“云上心‘晴’微课”的形式与孩子们畅谈心理健康知识,结合不同学段学生的认知与心理特点,选择适切主题与多样资源,用直观有趣的方式引导学生认识自我、提升心理素养。15分钟看似不长,但横跨五个年级的精心备课也为她增添了不少工作量。即便如此,她仍不断以更好的状态出现在学生面前,在关注大家的同时,也没有忘记自己的“小家”——从学校的心理专职教师,转换为孩子们的导师,每周陪伴他们围绕一个主题找寻居家生活中的小幸福,感受与社会生活的连接。在追寻“钝感力”的今天,许老师引导学生们看向窗外光亮的世界,来抵抗长期居家带来的钝感,因为她知道,对孩子们而言,感受生活、热爱生活,才是弥足珍贵。
从面向全校师生的力量文字,到面向年级组学生的互动课堂,再到面向个体学生的个性化引导,作为心理教师的她用心感知着学生的需要,所以她没有停下脚步,一路上下求索。
许老师的“热”,向梦而行,以喷向坚实大地的反作用力推动孩子探索自我与他人——她在向前走,她身旁的学生也与她共同前行。许老师积极搭建平台,让学生说出自我的心声与心“晴”故事,在TED演讲中分享内心的想法,解析自我、探索自我,并以学生带动学生,加强对自我觉察与关怀的重视。对处于自我认识与认同关键时期的初中生来说,这何尝不是让他们从自我认同的边缘地带走向了中心?对有兴趣探究的学生,许老师授人以渔,带领学生对现实问题进行调查研究,并转化为成果参与上海市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。对于初中生而言,进行一次完整的社会科学调查研究并非易事,许老师与学生一步一个脚印,一起研讨、实施、撰写、修改,对学生而言,这必定是一次丰富且有所收获的成长经历。然而,此前他们并没有参加过这一比赛,每一个环节都需要摸索着前进。他们没有放弃,面对测试中非本专业的难题,也始终一起面对、解决。最终,他们闯过重重关卡,获得了一等奖。我想,在学生提升能力素养、认识心理学研究的实际意义之外,更重要的是,她能深切感悟到“刻苦钻研”、“功不唐捐”的精神内核所在。许老师以自身为引领,感染着学生,在育才的同时,真正做到了育心与育人。
在多重身份中,她变换的是角色,不变的是责任。这抹暖阳,守护的不只是中山学校莘莘学子的心灵,还同样照耀着她的同行者们;这份师爱,不仅是对学生的保护与谆谆教诲,更是一直陪伴他们健康自主成长的约定。在成果之花盛开的田野中,看不见的是她在全程、全方位育人中做出的努力与细节。作为她的同行者,我有幸略知一二,但也无法说尽;而这一二,也足够让我真心说一句:我也想做一位像她这样的好老师。这或许就是榜样的力量,是这抹初升在红色初心始发地的暖阳传递的师爱力量!